close

[1]清嘉慶年間,順德文人何惠群作龍舟歌《嘆五更》,後來由民間藝人傳唱,流傳甚廣。唱詞是:

「初更才報月生低,怕聽林間嗰只杜鵑啼,聲聲泣血榴花底,佢話胡不歸來胡不歸,怎得魂歸郎府第,等你換轉郎心早日到來,免令兩家音訊滯,好似伯勞飛燕各散東西,縱有柳絲難把心懷繫,可惜落花無主葬在春泥。

二更明月上窗紗,虛度韶光兩鬢華,相思淚濕紅羅帕,伊人秋水為溯蒹葭,使君你風流杜牧堪人掛,合歡同盞醉流霞,許多往事真如話,笑指紅樓是妾家,青衫濕透憐司馬,有乜閒心共你再弄琵琶?

三更明月桂香飄,記得買花同過嗰度漱珠橋,君抱琵琶奴唱小調,或郎度曲我吹蕭,兩家誓死同歡笑,都話邊一個忘恩天地不饒,近日我郎心變了,萬種愁懷恨未銷,心事許多郎你未曉,咁就斷送你妹桃花薄命一條。

四更明月過雕欄,人在窗前怨影單,相思最係令人怕,薄情一去再逢難,對影自嗟又自歎,綠窗常掛望夫山,奴奴家住芙蓉澗,我郎家住荔枝灣,隔水相逢望迷眼,獨惜寫書容易寄書難。

五更明月過牆東,倚遍欄杆十二重,衣薄難禁花露重,玉樓人怯五更風,怎得化成一對雙飛鳳,會向瑤台月下逢?無端驚破鴛鴦夢,海幢鐘接海珠鐘,睡起懶梳愁萬種,只見一輪紅日上簾櫳。」

[1]廣州西關一書院改制而成的茶樓,建於清光緒6年,其匾額傳說是康有為手筆。

[1]清乾隆期間興起,以粵方言區流傳較廣的民間說唱歌曲,其中以順德方言為正宗。龍舟藝人肩上往往扛著半米左右的木雕龍,以男性演唱為主。

[1]尹光,香港著名的歌手,有廟街歌王之稱。出道時是唱粵曲,其後開始唱粵語流行曲,歌曲比較市井,用字粗俗,甚至有「鹹濕」嫌疑,但是歌詞極具諷刺性,道出1960年代1980年代小市民的心聲。其著名歌曲有:《雪姑七友》、《數毛毛》、《好萊塢大酒店》等。《一個黐膠線的少年》也是尹光知名歌曲之一,其改編大家耳熟能詳的兒歌《賣花姑娘》,寫道70年代末塑膠工廠青年的打工歷程,其中「黐膠線」(「黐」音「漆」)三字,音同粵語髒話「痴x線」(x」為男性生殖器的意思,因為過於粗魯,所以不寫出來。)諷刺天天在塑膠廠工作的青年努力奮鬥,打造香港塑膠花王國。80年代後,中國改革開放,塑膠產業北上,少年志華的工作,在此告一段落。唱詞如下:

《一個黐膠線的少年》----尹光
有個少男   佢忠心可靠  誠實謙虛心地好
人又有禮   品性敦厚    咁好青年極少有
佢叫志華   係膠廠工作  成日一早返工廠
勤力到痺   分秒工作    縱使超時沒嗟嘆
我要向上   我要發達    看他每日掙取  我要努力   我要發達   社會進步多得佢
看這少年   得廠長稱讚  模範職工頂瓜瓜
還仲讚佢黐膠線         鐵打超人技精湛
看看志華   佢認真肯博  勤力天天黐膠花
還仲晚晚黐膠線        每天超時沒偷懶
我要向上   我要發達   看他每日掙取   我要努力   我要發達   社會進步多得佢
我要向上   我要發達   看他每日掙取   我要努力   我要發達   社會進步多得佢
我要向上   我要發達   看他每日掙取   我要努力   我要發達   社會進步多得佢

[1]廣東民間兒歌

  月光光 照地堂

    蝦仔你乖乖睡落床

    聽朝阿媽要趕插秧咯

    阿爺睇牛去上山崗 啊

    蝦仔你快高長大咯

    幫手阿爺去睇牛羊 啊

    月光光 照地堂

    蝦仔你乖乖睡落床

    聽朝阿媽要捕魚蝦咯

    阿嬤織網要織到天光 啊

    蝦仔你快高長大咯

    划艇撒綱就更在行

    月光光 照地堂

    年卅晚 摘檳榔

    五穀豐收堆滿倉咯

    老老嫩嫩喜洋洋 啊

    蝦仔你快點瞇埋眼咯

    一覺睡到大天光 啊


原文刊於《幼獅文藝》2007年12月號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magazine/mag_retail.php?item=R0300072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i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